今天下午,差评君被同事按着头看了游泳比赛。说实话,诸如游泳、跳水这类比赛,对我这样的人来讲真的是一种残酷的打击。同事们都在那喊: “ 哇,这人鱼线,太可了!”
而我低头看看自己圆滑的肚皮,像一个熟透保甜的瓜一样
嗐,我可真是个人类低质量男性。这届奥运会很多项目都挺养眼的,不过差评君觉得有个遗憾,就是那空空的观众席。在今年的直播里,你不会看到摇旗敲鼓的人海,不会看到整齐挥舞的拉拉棒,也听不到喊得齐刷刷的加油声。奥运精神中的 “ 团结 ” 与 “ 友谊 ”,似乎只能发生在赛场的运动员身上,场外的交流和沟通变得非常少,这太冰冷了。
不过,有个地方是例外。差评君听说,在今年东京奥运会的国际广播中心,经常会发生这样一幕:
两个毫不认识的记者走在路上,对视一眼,其中一个会突然走上前来。“ 你好,可以跟你交个朋友吗?”“ 咋了兄弟,要不咱碰一下?”“ 行啊,那咱今天就好好碰一下子!”别误会,这并不是俩东北人在掐架,俩人会从胸前或是背包带上各自取下一个小徽章,“ 啪嗒 ” 一碰,他们就是朋友了。
这,是奥运会最新的,也是最酷的交流方式。每个拿到这个小徽章的人,第一句都会说 “ 哇,这玩意儿真的是太酷了!”
而在他们的身后,还有无数的记者正排队领这个来自中国的小玩意儿,队伍长到望不到头,网红店排队的架势也不过如此。
在奥运会上,主办方、参赛代表队、各相关机构还有赞助商都会推出自己的奥运徽章,人们管这些东西叫做 Pin 。这些徽章大多好看又有创意,所以就会有人像集邮一样收集奥运 Pin,为了获得自己想要的徽章,他们经常还会 “ 交换 Pin ”,用徽章换徽章,换到自己喜欢的款式,各取所需。
最早的奥运 Pin 距今有 120 年,一路走来,Pin 已经成为了奥运会中非常重要的文化,因为它给除运动员以外的人,带来了更多的参与感,让每个人都能参与到奥运会之中。
曾经,把帽子上别满奥运 Pin,是他们将自己与奥运建立联系的方式。
现在,由于新冠疫情的防控问题,这届东京奥运会的 Pin 文化遇冷,观众无法入场,这意味着很多 Pin 玩家无法参与,而为了避免聚集,每届都会有的 Pin 交易场地今年也没有。路透社的一篇报道说,Pin 爱好者失去了 4 年一次的宝贵机会。
纽约时报甚至还专门做了个专题,用来写 Pin 文化在东京奥运会上的前景非常不乐观。
而在几天前,一个新物种出现了,就是差评君开头说的媒体记者们无论排多长的队也要领的 Pin,名字叫 Alibaba Cloud Pin( 阿里巴巴奥运云徽章 )。
这个小玩意儿在东京被疯传,由于每天的供应量有限,那些排队比较早,先拿到 Cloud Pin 的记者们,直接就在 Twitter 来了个凡尔赛 。
另外一些,把它戴上了奥运的开幕式。
不愧是记者,这构图有两下子 ▼
还有一个记者,直接当场给 Cloud Pin 封了神“ Cloud Pin 可能是东京奥运会最酷的赠品了! ” ▼
除了这些素人记者,海外一些大媒体也注意到了这个被 “ 数字化了 ” 的云徽章,美通社、雅虎财经、Engadget 都有报道,Engadget 还做了个开箱视频。
还有媒体在报道中说:“ 云徽章标志着一场不同寻常的奥运,如果它最后变成了收藏家的藏品,我们一点都不会意外 ”
Cloud Pin 的消息,还被传到了国内,不少人吵着很想试试。
而一向爱凑科技圈热闹的差评君,也是看得眼馋到不行,联系到了阿里巴巴做 Cloud Pin 的项目负责人张浩。Cloud Pin 太火爆了,两次约电他他都在忙,最后终于通上了电话。
他告诉我:“ 在 IBC 场馆里,无论记者、保洁、安保还是厨子,都想要一个 Cloud Pin ”我一听,好家伙,这真的假的啊?合着这是 “ 不想当厨师的保洁不是好记者? ”
“ 不是我跟你吹,这是真事儿。我们本来只发放给媒体记者的,但是场馆里有个厨子趁我们太忙冒领了一个,然后急匆匆的就跑了,后来我们才知道他是场馆里的厨师,快到中午 11 点了,他急着回去做菜 ”
另外他还告诉我,Cloud Pin 是在固定时间段限量开始发放,所以很多记者会提前 1 个小时来开始排队,在这个过程中他遇到了一个记者,每次都是当天发放完了才过来,因为那个记者的工作时间刚好是他们开始发放的时间。
这个记者连着来了三天都没领到,表示想按照 Pin 交换的方式,用身上全部的几十枚传统 Pin 去换一个 Clud Pin,最后工作人员看他实在太坚持了,就破例送了他一个。
从这些事你就能看出,这个小玩意儿到底有多火。听到这里,作为科技圈白嫖王的差评君,当场就厚着老脸问 “ 你能不能给我整两个让我摸一摸? ”
你别说,这玩意儿还真的有点小酷 。
里面的徽章图案是可以自己换的,并且可以显示自己的名字,我设的是 “ XPIN ”。
另一种呢,就是用带别针的磁吸佩戴板,以便戴在那些没那么容易单纯靠磁力吸住的载体上。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戴在身上这张照片和之前拿在手上的照片的区别,是不是觉得有些暗?考虑到功耗问题,这个 Cloud Pin 用了一块半反半透屏,平时自动关闭背光,环境光越强会看得越清晰,杭州这几天在刮台风光线有些差,所以看着多少有点暗。
而这个东西最核心的玩法,就是两个徽章轻轻一碰,就能交换各自的社交账号信息,跟对方交个朋友,每交 5 个新朋友,就可以解锁一个新的徽章图案,这些图案的设计都源自东京奥运会的热门体育项目。
这一点非常的重要,因为这既在避免肢体接触的情况下完成了 “ Pin 交换 ” 的奥运传统文化,也在避免接触的情况下取代了 “ 互换名片 ” 的过程。差评君真的很想好好给大家展示一下这个碰碰社交的功能,可惜由于不在东京现场,体验不到人山人海偶遇互碰奇妙感觉,只能自己拿两个手机绑定两个 Cloud Pin 再自己跟自己交朋友,上演一出左右互搏。
不过,还是可以给大家看看碰碰交友成功之后的动效的,给人一种成就感满满的感觉~
不只是运动员的努力该被记住,这些新闻记者为了给大家带来更好的内容,每天都在奔波,他们的努力,也应该被展现出来,也值得被记录。
这些小而温暖的数字化应用,就是科技给人们带来美好生活的直观体现。在全局上来看,数字化应用还会给人们带来更高的效率以及前所未有的体验。
这次的奥运会与阿里巴巴合作建设了 OBS 云,OBS 云完全颠覆了传统的采编方式,它将提供奥运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实时远程制作,无论导播还是编辑,都可以直接在云端进行工作,极大程度的降低了报道制作的复杂性,让媒体从业人员释放出更多的精力去用在记录和创造好的内容上去,做出更新更有创意的报道。
此外,还有云上发布会、云上奥运官网、英特尔 3D 运动员上云等一系列技术服务。就连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也感谢中国技术,称:“ 因为阿里巴巴的云技术,今年将是数字化水平最高的一届奥运。 ”
我想,这或许只是刚刚开始,有 120 多年历史的奥运会,正在因数字化而变得年轻并迸发出新的活力。
在未来的奥运会上,如果奥运会继续跟阿里合作,我们或许可以足不出户的通过 VR 和 AR 进行观赛,AI 技术开发出来的裁判助理可以让赛场上较少更多的争议判分,如果你去了奥运会的现场,你可能连手机都不用带,刷脸可以解决一切需求~不止是奥运会,差评君相信,在未来全社会的数字化进程中,我们将有新的、温暖的体验生活和世界的方式。就像 Cloud Pin 的发起人张浩所说的那样:Technology brings us together。
文章末尾固定信息


评论